今年的報稅就要截止了,不知道各位讀者繳稅了沒?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對於繳稅這件事情感到心甘情願的吧?大家總是有個問題:我們繳的稅到底去哪兒了?國家到底把這些稅收用到哪裡去?還是說,根本被國家機器給偷走了呢?
為何其他人總是在你付出代價的情況下,變得越來越富有?
來自德國的二位經濟學作者菲利浦.巴古斯、安德烈亞斯.馬夸特在2014年寫成了這本書: Warum andere auf Ihre Kosten immer reicher werden,直接翻譯的意思是:「為何其他人總是在你付出代價的情況下,變得越來越富有?」這書名在全書後記中,作者自承,如果沒有取一個聳動的書名,根本沒有人對我們的內容產生興趣呀!
更有趣的是,去年台灣寶鼎出版社取得授權翻譯後,取一個更聳動的名字叫做《國家偷走我的錢》,這個名字既吸睛又切題,我也因為在書店裡看到這標題而買下了它,書中主要在闡述一種經濟學派:奧地利經濟學派,它也是這類學派的書籍中,最為淺顯易懂且輕鬆幽默的入門書。
德文原版封面
「國家對貨幣的整個操作史,根本就是一部連綿不絕的謊言與詐騙史。」
我跟大部分台灣人一樣,對於奧地利經濟學派其實了解甚少,網路上搜尋關鍵字可看到的文章數也不多,他們的一個重要論點是:政府不應過度干預國家金融體系,與無限制的增稅,同時反對國家壟斷貨幣制度,並直指貨幣制度正是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元凶!
反對政府攬權獨掌貨幣供需這個論點,在我們台灣人聽起來超級毀三關的,尤其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體系風行全世界之後,奧地利經濟學派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可是讀過這本書之後,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在一個這麼脆弱的貨幣制度之下。
作者在書中虛擬了一個小鎮,原本安居樂業,沒有任何居民需要靠貨幣制度過活,以物易物的生活相當平和穩定,但是某些期待賺更多錢的人慫恿了國王發行了貨幣之後,一切就走針了!
一開始發行貨幣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人民交易,但當貨幣開始脫離金本位時,中央銀行裡的錢開始無中生有,我們平民老百姓荷包裡的錢就開始慢慢縮水…富者越富而窮者越窮就是這樣來的。看不懂嗎?沒關係,以下這支影片有清楚的解釋到這個論述:
挑戰《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增稅是沒用的
還記得前陣子相當火紅的一本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嗎?這本重量級著作紅到還即將改編成電影,這部被視為當代經濟學最重要的著作,書中作者 Thomas Piketty 認為要改善當前的貧富不均,唯一解藥就是對富人課重稅,這個論述影響現今歐美國家的許多政策,你也會發現台灣民意也朝這個概念靠攏。
但對於奧地利經濟學派學者來說,他們死命也要保障的自由經濟市場,就不斷的在反對政府過度介入,就如同書腰上提到的:挑戰《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直搗經濟問題核心,貨幣國有化才是根本禍源!
在這裡要先暫停一下,筆者並沒有打算要在這兒針對二種不同的經濟學論述選邊站,或是傳達某方觀點給各位,我們的目的在提供各種看法,待你深入理解後,由你自己做出判斷。
有人說《國家偷走我的錢》的奧地利經濟學派最大的問題就在時常忽略了現代高度複雜的社會,跟該學派剛創始、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已截然不同;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常招致的批評則是:太多數據佐證但少了人性的描述,只當 “貧富差距” 是個經濟學問題,而不深究人類社會心理層面的狀態。
我畢竟不是一位知名的經濟學家,相反的以我對這門學科粗淺的認知,我只能介紹最好閱讀且論述清楚的書籍給各位,《國家偷走我的錢》或是《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縱使論點截然不同,但他們都承認,貧富不均是當前亟需被處理的大問題,如何處理?什麼政策適當?我們目前不是、也不太可能是國家經濟的決策者,但身為公民,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搞清楚問題何在,來看懂國家的政策,這才是我們為何需要大量閱讀的原因!
文末再提供一則名言當作結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另一位大師羅蘭.巴德在他的著作中,一針見血的指出現今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底下,活脫就是在拿子孫的幸福來揮霍,他是這麼說的:
「人們提前十年吃掉的,須以挨餓十年來償還。」 – Roland Ba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