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曾經受傷過的你,感情裡的自我療癒習題 — 專訪心理師江珈瑋

 
截自目前的人生,你是否曾經因為失戀,選擇大吃一頓、痛哭一場,或是讓你睡不著、吃不好?
你可能總是無法找到一個可以發展穩定關係的對象;你可能茫然和無助,渴望有人可以告訴你怎麼做;
你可能痛苦不堪,卻無法逃出這個迴圈。
這些都沒有關係,在感情關係裡,可能沒有正確答案,但若是能在愛裡成長,在受傷時獲得陪伴和被理解,相信心裡將會感到無比的安慰。

 
我們今天採訪的講師江珈瑋,已從業七年多,是一位資歷豐厚的心理師。
她擅長處理關係失落、人我關係、腫瘤心理學、睡眠認知行為治療,除了關係陪伴,「癌症心理」領域是珈瑋本身專業,用專業陪伴許多人遇到罹癌壓力所產生各式各樣的心理議題,而台灣目前在研究癌症心理的專業算是少數。
被問及自己的品牌認同時,親切沒有專業架子的珈瑋反問到,
「你是不是覺得我和一般的心理師不太一樣?」才發現,不自覺就馬上忘了她是諮商心理師的身份,反倒像是和朋友在談心聊天。

「我不是理論分析派,這在特質的表現就有所差異。」

珈瑋提及,自己在唸心理研究所期間,還曾經被教授找去關心,問說:
「珈瑋,你知道自己和其他心理師特質不太一樣嗎?你真的確定要走這一行?」
知道自己和大多數的心理師表現出的特質及給人的形象不太相同,看著許多心理師著重在理論及心理分析,但自己卻更重視自己視野的開闊性、不同文化的學習、創造性思考的彈性訓練,確實在專業認同也花上一段時間去思考自己適合不適合。
在訪談過程,發現她在溝通和理解事情時,沒有像許多心理師一樣一路理論到底。

 
從癌症心理到陪伴照護
珈瑋出版第一本《在還能愛的時候:癌症病房心理師的32則人生啟發》時,她寫下在面對癌症身心受苦時,該如何好好的告別和相處。
由於推書的機緣,為增加曝光度,與出版社討論宣傳方式,從Facebook粉專開始經營粉絲專頁「心理酥報報」,以心理照顧的方向與粉絲建立情感。
由於第一本書和癌症有關,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個主題與自己無關,珈瑋並不想被別人只定位在「癌症心理」,在服務的醫院內也做員工諮商。
開始經營粉專後,不少人會主動私訊詢問問題,耐心給予正面回饋,雖然縮短了她個人的休息時間,但卻發現靠自己的力量,讓服務人群不限於癌症病友,擴及更多自我照護和陪伴的需求者。
她說到,現在的人在經營關係花比較少的時間在「理解」、「傾聽」和「陪伴」。

所以當一個人很無力的時候,常常找不到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放心的傾訴,或是給予自己有用的建議。

「一起玩很簡單,但願意花時間認識一個人的少,進而他們才會找尋不認識的人做情緒上的抒發。」因為有所感觸,直覺地應用自己的專業,擴大在心理照護層面。

 
同理的力量 足以撐起一個人
陪伴有分很多等級,一般人會期待心理師給予專業建議,珈瑋更提醒到,

所謂陪伴的深度,就是被理解的感覺要多一些,「同理」也是心理師必備的專業訓練之一。

珈瑋在癌症心理的專業養成,也讓她能以更廣的生命角度去理解一個人。
癌症病患身心受苦,容易被疾病折磨罹患憂鬱或焦慮症,很多事他們變得不得不去面對。承受偌大的壓力,讓他們不能再偽裝,這也讓心理師的介入有其挑戰。
在癌症上所碰到的壓力、問題與生命的限制,其實也同樣套用在生活層面所遇到的挫責。現代社會,對於心理師的接受度比以往較高,不像過去身心科如此冷冰冰。
然而,一般的個案心理諮商,動則一小時要花上一千六到兩千元不等,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不低的門檻。「費用開銷」可說是成為一般人決定是否要去諮商的最後的門檻考量。
 
為感情所苦的你 其實並不孤獨
有不少個案面臨情感或是關係問題,來求助心理師。
珈瑋補充說明,多少還是會有人對於看心理專業人員會有所誤解。

「來找心理師,不一定是生病。」

在感情層面,許多人為了關係所苦。記得曾經有位太太來找心理師求助,但聆聽整件事下來,卻發現主要溝通問題是出現在先生身上,先生認為太太自己改變就可以了,導致太太長期心裡受苦。
印象很深刻的,太太說「心理師,好險你是我的貴人,因為還有人願意聽我說。」
珈瑋說到,「會來找我的人,大概是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心理渴望被聽見痛苦。」無論是自己找上網找資料、看書,找過其他心理專業人員等等。
直到這個人意識到,「我這樣下去不行,真的太痛苦了。」
當一個人挫折、情緒不能被他人理解,開始會有求助的動力,讓他走進諮商室去尋求協助。
也有人覺得自己不被愛,不曉得如何與異性互動、愛情三角關係議題、擔心自己找不到人生伴侶,或是不知道如何跟異性聊天,相親履次失敗等多種情況。
坊間許多教你戀愛技巧,或許一時之間有用,但在珈瑋的眼裡,這樣並不是真正的「他」。

最終,還是得回到這個人本身。

 
是不是內在深處自我價值低落,導致沒有辦法表達自己?
或是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每句話都在思考別人會不會不喜歡自己?
有些人甚至起初並不是為了愛情而來,只覺得與人相處很累,或是覺得在生活裡沒有一段滿意的關係,會想要來「自我探索」。
然而,開設「覺察愛情模式、修復失落情緒的12堂自我療癒課」這門課,雖然的主題是愛情,但事實上關係的本質是相同的。

 
成為安全堡壘 建立彼此信任關係
當一個人孤單,情感狀態又不好時,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好的位置。光是沒有安全堡壘這件事,就足以讓人不自覺的生命走下波。
珈瑋和我們分享到,有時候個案來到諮商室,只是想要得到某種情緒的宣洩,不見得會去想要如何跨出下一步。
他觀察個案求助大多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解決問題導向,請心理師予以建議,心理不一定是想要改變,但真的不想要這麼痛苦下去。
第二種是真心想要改變,請心理師用專業陪伴走過這一條路,因為實在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人生盲點。
第三種是嘴巴上說願意改變,但實際上行為言語卻是抱怨為第一要務,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及心理師的認同與鼓勵,困難的是,心理師要懂得用專業讓他們看見盲點,但是也要陪伴到心坎底去。
 
「隨著時間的拉長,自己也有些轉變,變得更加溫柔去理解人受苦的過程。」
珈瑋說,每個與個案的關係都是互動來的,她能夠理解他們怎麼看這個痛苦和挫折。光是有技巧不夠,更重要的事要去內化及體貼人的心意。

「當你願意陪他走這段時,光這樣子就可以慢慢讓一個人改變。」

 
珈瑋好奇地反問,
「你覺得找心理諮商,大概需要多少的時間,可以解決愛情問題或是失落感。一年?六個月?三個月?」
「雖然因為個案有所差異,但大部分的人,沒有給我半年的時間。」
 
臨床經驗大概要花四個月的時間(16次諮商/一週一次)。
除了靠個案的努力,光陪伴的力量可以幫助一個長期在愛情中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走出來,讓個案親口對自己說:「謝謝你翻轉了我的人生」。
這樣的經歷,讓珈瑋發現原來一個陪伴覺察的深度只要足夠,願意在生活上有所改變。
一個人的改變速度,超乎珈瑋預期的還要快。
 
她說,絕對不要小看「陪伴」的力量和專業性,這能夠預防許多事的發生,像是音頻課程,透過聲音也是一種陪伴。

「我就像是一個短暫安全的堡壘。」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珈瑋抱著開放的態度去面對個案,對於人的思考也更廣。她看到生命有很多不公平,她服務過高級客戶,也有透過政府補助來心理諮商。
有些人的壓力就是錢,但這些遭受不公平的人,要如何來心理諮商?
但這些人可能原生家庭不完整,反而是心理諮商的需求者。
這門音頻課程,相較諮商價格非常親民,珈瑋說因為考慮到「這音頻課程更希望提供給那些走不進諮商室的人。」雖然不能取代心理諮商,但這門課可以讓你獲得陪伴的溫度、學習愛情心理學知識去探索自己。

 
戀愛沒有公式 一場沒有輸贏的考題
有愛情成癮的問題,總選擇明顯人生不負責任的伴侶成為另一半,而導致不幸福。但要如何才能自覺自身的問題所在?
很多人可能會抱著一種:愛情不成功,等於沒人愛的偏誤認知。
珈瑋指出,

承認這個地方學不好沒有關係,反而相當可貴

在愛情裡面看重學習歷程,培養自主學習的態度,而不是找一個對象暫時心安撫慰。只要你願意轉個彎學習,每次就會學好一點、進步一些。
「人其實是聰明的,犯錯會盡量避免。」一般人知道某個觀念不會,自己要繼續學。但在愛情裡面,已經知道不對了,卻自己一直錯下去。當自己有這樣的疑惑,就可以讀心理學去思辨和應證。
心理學將人概念化,用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了解自己,知道原因後,再朝這個方向去整理自己。比起沒有假設,沒有可能性,心理學經驗將會幫助你更有方向性去探討,而非批判。
 

「人本來就是獨一無二,不可能有一個人直接告訴你SOP。」

現在網路上,不乏許多在教人家如何談戀愛的人,珈瑋坦承自己並不完全贊同。
她預期這個人,很有可能會陷入迷失。
人都會在遇到問題時,藉由買一個有希望的東西來安慰自己,但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
很容易吸收各種人家給你的建議和「希望感」,但會容易忘了自己本身的「感覺」,只是想要先滿足你,卻少了機會去學習。
 
心理師建議指南:成熟戀愛篇
心理學家羅伯特·傑弗雷·史坦伯格(Robert Jeffrey Sternberg)所提出的愛情三元素,由予親密、激情和責任所組成
珈瑋認為,每個人要的感情狀態不同,這個社會上有些人可能因為障礙無法給出承諾,有些人只追求某種浪漫關係,但有可能在感情挫折的過程中,否定自己在某個層面上的需求。
真正成熟的愛情關係,你一定要有這個動力去經營,同時也能夠去尊重對方。

然後,千萬不要去想要改變對方。

最理想的狀態是,當你進入一段感情時時,並不是綁著對方。你知道彼此是不一樣的個體,但彼此有共識要一起創造最好。
但仍要謹記,不能太過理想化去看一段關係,釐清自己的需求
不要只重視父母、對方和社會價值觀的需求,很容易導致慘烈的後果。
有能力可以照顧自己是首要,這裡的照顧自己不是單純愛自己,更具體的說,願意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足,及如何享受自己,並予以自己承諾,就會達到一定的穩定度。
再者是看自己的需求如何被填補,最後進入「溝通」的階段。
 
從心理學出發,理出你一貫戀愛模式的根源,讓受傷的心可以有所依歸。
不管是曾被傷害或是無意間傷害了別人,請別自我放棄、自怨自艾。在經歷每一個不同階段和課題的你,請放下包袱,面對自己的需求。
珈瑋與《通勤學》和遍路文化合作的「覺察愛情模式、修復失落情緒的12堂自我療癒課」線上音頻課程,給所有在情感上曾經失落的你。
 
手機點我立即試聽
點我電腦版購買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