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CJ │ 當FB 不是唯一,懂「跨平台社群行銷」才是活在2020的社群人


來到 2020,如果品牌只單做 Facebook,想必你可能會擔心,這樣真的可以嗎?
「年輕人是不是都在用 IG,我們也來做一下~」
「Telegram 好像很紅,你去研究看看!」
「大家都在當 Youtuber,老闆是不是也要去當網紅?」
這些跨平台的社群行銷難題(或是老闆的聲音),或許都曾在你的腦海裡浮現。
身為行銷人,用戶對各平台的期望不同,該怎麼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平台組合?
 
今天我們訪談「跨平台社群行銷」講師 CJ,身為 SoWork 創辦人,擁有奧美 11 年社群團隊經驗。
抱持著以數據為本的內容行銷為本的核心宗旨,與我們談談他如何看 2020 後的社群行銷趨勢。

 
臉書觸及率下降,This’s not a question
CJ 是個把微笑掛在臉上的人,至少在提到「廣告觸及率又降了」的話題前是。
一提到這話題,CJ 立刻臉色一變,正色道:

「做行銷很辛苦,但廣告觸及率的下降是個偽議題。」

平台就是靠那個在賺錢的,規則本來就一定會變,這只是在提醒我們,在這個資訊隨手可得的年代,不要浪費大家時間。
 
跨平台社群行銷,不是整合行銷
當客戶和你說,他每個族群都想打時,我們會笑一笑,提醒客戶聚焦很重要,結果我們自己,卻說什麼客戶都想接?
很多人在做跨平台行銷時,常覺得就是每個平台都經營,但平台各有各的規則,比如同一個用戶可能會在 FB 社團討論、在 IG 放打卡照、在 Youtube 上追劇…
明明這些事 FB 都能做,大家會想選擇其他平台,背後一定有他的理由。

「記得會花錢買你東西的:不是 FB 的廣告,也不是 IG 的帳號,而是後面的那個人。」

他們在不同平台上,期待看到什麼內容、會為了什麼內容買單?
並不是同一個內容,搬到不同的平台上就是跨平台經營。
FB 上的人,跟 IG 上的用戶,瀏覽內容跟想看到的東西並不相同。

 
如何因應不同平台差異來擬定策略?CJ 建議套用「黃金圈理論」:

  • Instagram 溝通 Why
  • Youtube 溝通 How
  • Facebook 溝通 What

有了這個思考脈絡,會在內容規劃上有更好的方向可以依循,身為社群編輯的你,也不會疲於奔命地做了一堆素材,PO 了一堆文,卻沒有長期的累積。

 
 
嘗試推薦,而不是推銷
知道該經營哪些平台後,下一步就是在每個平台,都產出客製的內容。
這個煩惱其實很像明天要和某個人見面,卻不知要和對方聊什麼。
但試想如果對方是你多年的好友,會需要煩惱這問題嗎?
和多年的好友見面,話題通常是源源不絕的所以若想一直有內容產出,就要讓自己對 TA 的認識,像好友一樣熟。
而怎麼做才能既快速又精準的和 TA 變熟呢?
數據,是你的好幫手。

比如以我們時書為例,數據顯示 TA 最近有看 《超越地表最強小編》、《小編開講:讓網友讚到不要不要的65個經營社群心法》,這兩個數據都有提到「小編」,那此時不提供「小編」相關訊息,更待何時?

「數據能使你了解 TA,並成為內容的靈感來源。」

應證 CJ 所言,想像你剛認識一位朋友,你絕對要不會想強迫「推銷」給他一項,你也不知道他是否感興趣產品或服務,而是透過觀察他喜歡的東西,進而去「推薦」給他。
 
品牌能否長久,在於有沒有設計圖
最令行銷人挫敗的,莫過於什麼都做了,還是觸及不足、變現不夠。
此時通常只能重訂策略,但這影響甚廣,應該從何下手,確定方向正確呢?
 
建築師在變更設計時,手上一定會拿著設計圖,同樣的若想調整策略,也一定要有設計圖,才能衡量:
 
我們預設 TA 是某群人,他們真的存在嗎?是的話夠多嗎?
我們預設 TA 在 ABC 管道上,他們真的在 ABC 管道上嗎?
我們預設 TA 對 ABC 有興趣,他們真的對 ABC 有興趣嗎?
我們預設 TA 看 ABC 後會買,他們真的買了嗎?真的是因為我們做了 ABC 嗎?

如何產出這張設計圖?
最有說服力的仍是數據,畢竟有辦法量化,才有辦法衡量是否有效,做調整時才有所本。
雖然數據沒有神奇到什麼都能解決,也不一定準確到完全正確,但至少比用左腦右腦去想去猜,還來的準一點點。 

知道對是為什麼對、錯是為什麼錯,才能成長。

品牌要長久,不能從做中學學中做!
想在跨平台時代,找到 TA 真正會出現的平台,並把內容模組化,快速在不同平台發文,最終把名單變粉絲,讓按讚變訂單?
 
確定多個平台後,怎麼確保每個平台一直有內容產出?
如何做好整體內容定位,因應不同平台的行銷策略?
想更精準掌握消費者輪廓,從數據找到解方?
 
接下來,準備好為提案練功了嗎?
CJ將在Pressplay上開始募資課程,
六大章節、五大關鍵步驟,讓你的提案一提就中!
完整提案成功心法,現在就去募資衝一波!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