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還沒輸,因為我們還擁有「美妙的清醒」

2005年,跟英文版同年出版的中文版《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至今依舊長銷。這本書的書名,幾乎說明了一切。整理他全書所言,其中最大白話,卻也最令人搥心肝的一點是:富人用結果來衡量所得,窮人用時間來估算酬勞。
這樣的原則,似乎也可以拿來檢視「電子書」和實體書的差異。


電子書與網路書店正在引發現況的動態平衡

為什麼要使用電子書?或者,電子書為什麼會被發明出來?為了方便。
攜帶方便,閱讀方便,儲存方便。那麼,如果用結果論來看的話,電子書和實體書的對決,根本就是雙贏:各種方便性都好,時間又節省下來。
今年八月,台灣在主流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和Kobo之外,終於要出現第一台完整整合繁體中文硬體、軟體及內容的mooInk。台灣的電子書市場的榮景,似乎將會因此而掀開新的篇章。
我們似乎可以接著問,網路購書顯然要比實體書店來得便宜便利。相較之下,網路購物也要比實地購物來得便宜便利。亦即,電商簡直可以打趴絕大多數的實體店面。因為不管從結果,從時間和便利性等等來看,這是不可逆的趨勢。不是嗎?
正所謂,成績不好的小孩只要考好一次,全班都會知道。起點低的東西,他只要雙11賣得瓜瓜叫,大家就會誤以為網上得天下,順理成章的就可以網上治天下。錯,大繆莫過於此。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零售市場規模約為22兆美元,而其中來自電商的產值,只占其中8.7%;即便到2020年,也只會佔到14.6%。什麼意思?那就是,人們還是喜歡看得見摸得找的互動體驗。
電商的確改變了商業模式,讓這群人失去的工作,讓那群人得到新的工作。這是事實,而且是個會繼續讓人傷感也讓人興奮的事實。但是,說到底,體驗這件事情,永遠無法被取代。商業界現在跟未來的所有努力,都在創新或改善體驗的品質。
如此說來,電子書相對於紙本書,網路書店相對於實體書店,一樣是在讓某些人失業,讓某些人得到新的職位。
信心動搖了嗎?
不,讀完安伯托.艾可和尚-克洛德.卡里耶爾,以「書」為主題的系列對談所整理而成的《別想擺脫書》之後,我不但覺得這個問題是個假命題,而且還對書(店)未來的理解,豁然開朗。


電子書跟網路書店都是選項,誰別想取代誰

安伯托.艾可的名聲很大,《玫瑰的名字》《傅科擺》《美的歷史》和《醜的歷史》都是他寫的。他的雜文、隨筆跟論文集,也都很有可觀之處。
尚˙克洛德˙卡里耶爾何許人也?他是「新法國電影電視學院」院長,寫過八十個電影劇本(包括改編米蘭.昆德拉經典名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還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獎作品《錫鼓》等),出版過三十幾本書,和世界級導演彼得·布魯克合作過七個劇本。
他們兩個人的對談,智慧的火花四射,完全可以當做廁所讀物。
這不是諷刺,而是極大的恭維。因為,你可以隨便從任何一頁讀起,都可以讀得興味盎然。二老太過博學,太能融會貫通,太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民間疾苦宇宙洪荒,太愛在人間大愛閱讀蔓延時。
卡里耶爾說,每次有影像新科技問世,創作者與欣賞者彷彿都在面對「勒索」。人們彷彿天生就得接受這些變革,不思學習就會變成過時的視聽文盲。他認為,「科技絕不是一種便利。它是一種強求。
所以,電子書跟網路書店會愈加蓬勃發展。這跟電商興起,迫使許多實體店面倒閉一樣。新的動態平衡就會隨之出現,一如雨果在《鐘樓怪人》中,也曾透過副主教發出感嘆:「這一個扼殺另一個,書籍扼殺建築」。
這句話的基礎來自於,文化是一個有機的過程,一直處於不斷變化當中。曾被形容為「凝固的詩」的建築,是所有偉大知識的集大成者。等到印刷與造紙技術變得普遍之後,知識的傳播方式就定於一尊在「書」上面了。
現在,答案已經揭曉,電子書也好,網路書店也罷,都是一種過程,一種進化的過程。長江後浪會推前浪,只要水永遠是水,水就不會被浪給取代。因為,浪就是水,水就是浪呀。亦即,電子書跟網路書店都是選項之一,誰都別想取代誰。


遊戲總有一天會結束,你的遊戲,我的遊戲

卡里耶爾說,有出版社希望他找人類學家李維˙史陀(對,就是《憂鬱的熱帶》作者),來進行對談並彙整成書。
當時快要過百歲生日的史陀先生拒絕了,他說:「我不想重複說那些我從前講得更好的話。」卡里耶爾盛讚老先生有著「多麼美妙的清醒!」他並進而得出,「遊戲總有一天會結束,你的遊戲,我的遊戲」這樣的結論。
文化上的變革,很難說這個可以取代那個。應該說,這個刺激那個的深度,那個彰顯了這個的廣度。最容易被拿來對比的就是電子書的出現,並沒有消滅紙質書。電視沒有取代電台,Wii也沒有使得人們不再打網球了。
然而,實體書店的經營的確越來越艱辛。在兩岸都得到高度肯定的誠品書店,近年來都是以「品牌生活館」的盈餘,來補貼書店的經營。許多小、微、特的獨立書店,更是只能把人事與經營成本用盡洪荒之力去擰出水來,充當持續經營的本錢。
為了鼓勵新的實體書店出現,支持原有的特色書店存活,大陸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十餘個城市,每年都有專項資金在補貼書店。補貼新開店面的裝潢,補貼書店每年的房租,補貼書店舉辦的相關活動,還有最厲害的一招是繳稅立刻返還。
上海市補貼書店經營的專項資金是每年1,500萬人民幣(約台幣6,600萬),其中有500萬專門指定於補貼書店的房租。書店如果有講座、課程、或者是主題性的活動,還可以逐項跟市政府、區政府去申請補助。這部分的經費,絕對也不少。


娛樂和教育功能之外,書將重獲尊嚴與權威

光上海這座城市,支持書店的存活與經營,大概就投入將近1個億的台幣。這樣的力度跟規模,雖然驚人。可是,不管是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店,還是得有人去買,去讀,這才有意義。
實體書店的式微,讓許多有心人走向微(店面規模規模)、特(選書走向特定領域)、專(服務人員的知識)三個方向去深入。所有的愛書人,應該都有「美妙的清醒」,用實際行動去支持書店跟紙本書的繼續存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文學家赫曼˙赫賽在將近一個世紀前說到:「新的發明越是滿足人們對娛樂和教育的需求,書也越將重獲尊嚴與權威。」這一天,應該遲早就要到來。

  • 書名:別想擺脫書
  • 作者:安伯托.艾可 & 尚-克洛德.卡里耶爾
  • 譯者:尉遲秀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0/07/19

別想擺脫書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