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跑來問藍白拖:「請問我該怎麼開始賺錢?該做什麼樣的投資?該從哪一檔股票下手比較好?如何選股票?」諸如此類、詢問有關實際操作面的問題。大家都很期待我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期待我講出買某一檔股票絕對會賺,或者說,大家都在尋找賺錢的命定股票。
在這裡我直白的告訴大家,很抱歉讓你失望了,我不會回答「買哪一檔會賺?」這種問題,而且這題也沒有正確答案。
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有各自適合的投資模式,能讓我賺錢的股不一定也能讓你賺錢,在問如何開始投資之前,你得先看看自己的狀況,根據自己的狀況做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這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這些問題都是你投資前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如果你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況,也明白自己即將往哪邊走,那麼之後的交易策略、下單等等步驟都會比較有方向。
台積電、大立光這些績優股都是不錯的長期投資,但是剛起步的你,有買下這些一張數十萬的績優股的本錢嗎?
當沖也許可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但你有操作高槓桿的技術和承擔風險的心臟嗎?
購買ETF 也許可以省下每天盯盤的時間,但它並非一勞永逸,你有認真洞察過他的利弊得失嗎?
以上這幾個例子對於不同條件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沒有所謂的「買某一檔絕對賺」的事情。
投資前的條件評估當然是做得越仔細越好,不過我這裡可以先提供幾個簡單的評估方式給你,讓你可以對自己的狀況有個初步的認識。
你可以用三個條件做評估,一是使用於投資的時間長短,二是可承擔的風險高低,三是預期賺取報酬率的高低。這三個問題跟你的投資目標環環相扣,目標越是明確,所做出的交易決策就越精準。
1. 使用於投資的時間長短
這裡的時間長短,是指一筆完整的交易從買進到賣出,共花了多久的時間。你的職業是什麼?你有多少時間?你打算用花多少心力在投資上?你是個能夠長期忍受未知的人嗎?還是你喜歡今日事今日畢?
你可以思考一下,開始下單交易後,你願意花多久的時間在這筆交易上? 如果你很忙,無法挪出時間研究投資或是看盤,那麼你可能要把研究投資的工作交給別人,例如買ETF,或是選擇長期投資。
如果你每天都能空出一些時間,那麼你可以選擇自己研究資料、操作下單,做一些比較靈活的波段交易。
如果你閒得發慌,那麼你可以選擇全心投入,除了上述的項目,還可以挑戰高難度的當沖。 除了行動所耗費的時間,還有一點是,你願意讓這筆交易一直佔據你的心思嗎?
如果每天時時刻刻都想著這一筆交易,無論是期待獲利或是擔心虧損,它都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狀態和品質。如果這樣的犧牲對你而言不是問題,你很樂意為了賺錢而多費一些心力,那你可以試試看比較短時間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