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興趣出發,城市浪人張希慈幫助10萬人跨出舒適圈

 
和大多數國中、高中生的成長歷程相似,她的生活裡是補習、讀書、考試和吃飯睡覺的無限循環。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長大,她的生命經驗單純,真要說起來可能有些乏味。
但在畢業後,她卻毅然決然成立了非營利組織「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幫助過10萬人以上跨出舒適圈、尋找人生下一階段的目標。
這位在言談中散發光芒的女孩,是城市浪人的創辦人張希慈。究竟是何種熱情無形地影響著她呢?

攝影:工作生活家團隊

 
她談到在成長過程中,張希慈發現自己擁有幾樣興趣,像是喜歡和別人聊天,她不但從「問問題」這件理解世界,更享受啟發別人的互饋。
這影響到張希慈在大學後,讓自己變得更勇敢去做某些行動,更能夠同理一般人不會同理到的人。
她意識到:

「不管是如此的同理心、對社會的好奇心、對自己的理解,或是做某件事情的勇氣,皆是啟發別人的素養來源。」

除此外,她熱衷於研究社會議題,喜歡線上或是線下的遊戲,也相當熱愛寫作,把故事傳遞出去。
綜合以上四件事情,興趣轉化成的紀錄、傳播、瞭解社會議題、累積生命經驗,變成現在的工作重要的組成要素。
 

 
抉擇自己所愛 副業也是一條路
若要說張希慈唯一沒有轉換成工作的興趣,就是「跳舞」這件事。
她舉例,從高一參加街舞社、康輔社,但後來沒有選擇繼續花更多時間於此。她體認到自己雖然喜歡跳舞,但要變到卓越要花非常多苦功,雖然辦活動亦是,但那時的她選擇了後者。
她從大學開始撰寫敘事型文章、報導人事物,有大量的練習記錄的機會。
當她面臨繼續往哪一條路走的抉擇,後來張希慈將寫作當作自己的Side-Project(副業)以辦活動作為主業。
在時間分配上,她一天花較多的時間去做「活動」這件事,利用放假、下班,自己尋找時間累積在寫作上的作品,並沒有放棄寫作這件事,張希慈後續也出書,並持續的寫專欄。

《感謝我們始終對話》,張希慈、張楚著

對於家庭教養,希慈的父母親相當尊重自己孩子做得決定。
她在選擇旅行、工作方式都相當非主流,當她的答案跟父母想像的不一樣時,聽完張希慈解釋完所有的邏輯、原因後,會讓她自己做決定。

「尊重每個人透過學習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的態度。」

這樣的身教,影響張希慈後來教導和分享時,堅持不會告訴學生一定要去做某件事情。正是因為學會尊重每個人要為自身的生命負責,是家庭教育帶給她最大的影響。
 
在心底發芽的勇氣:城市浪人挑戰賽
城市浪人成立的初衷,有鑒於她和夥伴們發現,很多人開始去思考:
「為什麼我要活著?」
「除了賺錢,我生活要做什麼?」
「做什麼樣的事情才會讓自己是真正開心?」
這一連串的捫心自問,顯現了現代人的不安與恐懼。張希慈舉例,比方說吃了一頓大餐,開心來得快去得快,可能隔天就忘卻。

「如此短暫性快樂,結束後發現這樣有如成癮般,只是讓你覺得舒服,長期下來並不會讓你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大家開始關心如何讓生活每天都很有意義,不只應付著活著是「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形式,城市浪人希望幫大家真正探索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往哪個方向走,可以勇敢跳脫只是舒服的生活,追尋長期可以帶給你快樂的事物?
張希慈也認為,要跳脫熟悉的環境、舒適圈,過程可能會不舒服。
在沒有年齡限制的三人組隊探索,可以不用一個人,你會收到一份清單,三十個不同任務等著你去完成。任務裡包含著自我探索、社會議題、練習面對未知和恐懼、和身邊家人朋友等重要他人建立起好的關係
挑戰者花三週的時間,去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任務多元,但因為有隊友,有機會用更多元的方式去完成這些挑戰。像這樣小的練習和經驗,並不是在教你專業能力,或幫你快速累積出一個經典作品。

「練習在建立素養,讓你知道如何和陌生人對話。打開第一步,開始有這個習慣,變成日常習慣去延續。」


 
自省和恐懼,是每個人都該跨越的課題
然而,透過城市浪人的流浪挑戰賽,你會發現,每個人生階段會遇到的人生議題有所不同。
有的是健康、家庭議題、探索迷惘、科系選擇…等等,在這裡教你的,並不是說在面對議題時要如何選擇、處理它,更多的自我覺察和自省能力。
張希慈提及自省能力的養成在台灣並不普遍,因為缺乏像這樣「引導」的角色。
從小到大不管是家庭或學校,多半帶著明確建議告訴你該如何做才是好的。而城市浪人的引導員,會去透過追問幫助自己釐清曾說過的話、做得事與價值觀是否一致,等於是重新幫你做檢驗。
她也觀察到:

「大多數的學員有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恐懼』。」

需要放棄原本的人生選擇,等同於要放棄現有的安全感和可控制的。面對未知、突破和改變,或甚至是一無所有,這樣的恐懼就是他們常需要去處理的課題。
 
興趣還要別人教?是的,你真的需要
處在人生不同階段,其實大家時常遇到相同樣過不去的關卡。
在這次的興趣螺旋系列課裡,張希慈扮演著協助大家探索自我興趣的角色,
將協助學員整理現有的自我認知,
瞭解有哪些興趣天賦?有哪些人生的意義和目標?

她會將你過往的生命經驗,拆分成興趣、天賦和機會,花時間幫你整理那個表,釐清某些價值觀。

再者,是未來規劃
上述的表格整理完後,找出困難點,設定下一步的明確目標。
期許每一位從課堂離開的學員,都能夠更靠近更理想生活。
恐懼是怎麼來?當事人往往說不清楚發生什麼事情。
張希慈說,她其實沒有要教你怎麼過生活,你也不會從她身上找到答案。

「你的人生,你要自己負責」

透過提問,做引導員很重要的是要保持好奇心,了解你發生什麼事,協助你可以說出來。
她認為,「生命會影響生命」不是一句口號。透過看到別人怎麼生活,去突破自己的狀態。
在過程裡學習到的功課,很有可能透過「分享」的方式讓別人感受到。
 
興趣當飯吃  必須以熱情作為前提
問及希慈,對於興趣轉化成工作的可行性,她認為就是你能夠解決別人的需要
它發生在兩種情境,一是有人因為你而受益,或是有人願意付費。這東西是你必然要把它變成「工作」的時後,你要思考如何做到卓越,而不只是喜歡而已。

「我能不能夠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比別人還好?」

對張希慈來說,「熱情」比興趣更能夠當飯吃的原因,正是熱情是那些你有興趣,而且你願意花苦工而且把事情做好的事情。你有可能沒有天賦,如果要讓它變成主業時,就要有那個準備花很多的力氣,去把它做好!
多數人認為,工作就是工作,就是為了養家糊口,每月等著發薪日就會好過一點。
但張希慈也點出:「痛苦來源大多是我們大多都沒有這麼有天賦。」

「能夠將興趣作為工作,若非擁有天賦,就是你要非常努力。」

大部分的人可能有一點天賦,但不是很高。
她舉例,喜歡玩遊戲的她,如果當電競選手可能就會超級痛苦,因為沒有辦法被虐到不行時,仍可以繼續練。不管是在哪件事上,願意練或不願意練,就是看你有沒有態度,把事情喬到好、做到好。
 
對現實理解、對自己負責
訪談尾聲,我們很好奇她如何鼓勵年輕人,或甚至是比她年紀更長的人去認識勇於探索自我。
張希慈觀察到,能將自己興趣熱情持之以恆,遇到挫折也不放棄的這群人,他們會養出幾種共同能力,有一種叫「務實的樂觀」。
這些人看得見結構,但也清楚怎麼做可以面對這個結構,做出好的選擇。
這樣的樂觀,絕不是「總說沒關係,一定有天這件事就會變好了」,而是如果我現在做這個選擇或這個方式,長期地能夠為自己負責的一件事。
在這樣的提前下,可能還必須擁有親友支持,以及是否能把一件事的「軟實力」和「專業能力」轉移到其他領域。
現在的你,對工作感到無力?仰或對未來充滿迷茫?是否能夠幫我們回想看看,曾經在興趣裡忘了時間的你。興趣螺旋第一堂—自我定義尋求工作坊,希慈將帶領你一起探索足以發光發熱的興趣所在。
 



懂得自己哪裡好,挖掘你到心底去
依循指引方針,人生地圖不迷茫
:: 自我定義尋求—興趣探索工作坊 ::  
7/6 城市浪人City Wanderer 創辦人 張希慈
從選擇到發想 開啟熱情指南針
立即報名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