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裁員的正確姿勢,談我們該用什麼態度面對失敗

最近翟神翟本喬所經營的和沛科技大幅裁員,當翟神走下神壇,見獵心喜的媒體與鄉民紛紛開始爆掛爆料,頓時罵聲四起。裁員當然不好,但在罵人之前,讓我們來看看最近的新聞。
Twitter前創辦人Evan Williams所創的內容平台「Medium」,因為找不到好的商業模式,關閉銷售等業務部門,裁掉近3分之1人,去年還風光吃掉Uber中國的「滴滴出行」,正在進行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報導指出裁員人數破千人,相當於6分之1的員工。
 
新創公司的成功會帶來巨大收益,過程中也面臨巨大風險,無論是鼓勵大眾創業的中國,還是創業聖地美國,狀況都一樣。
台灣的創業風氣未成氣候,不僅沒有太多成功案例可朝聖,失敗的人更不願出面分享,台灣人可能會覺得這很丟臉沒什麼好說的,但在成熟的創業環境裡,「失敗」其實是一門顯學。
不管是將失敗的公司當成案例研究, 為裁員者與被裁員者建立正確心態,或安排後續的職涯規劃,這些都是一門學問。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成功者神話多少帶有倖存者偏差,鎩羽而歸的故事裡,能看見更多真實人生以及值得我們借鑑的教訓。

 
「什麼才是最難的事?」的圖片搜尋結果
 
讀完大家對翟神裁員的評論後,我想分享這本《什麼才是最難的事?》,副標題是:矽谷創投天王告訴你真實的經營智慧,簡而言之,是一本作者用他創業的失敗案例告訴你創業有多難的書! 因為講得夠真夠實際,一出版後就獲得許多商管書籍獎。
我想聚焦在書中提到的裁員案例上,裁員不僅對企業文化產生重挫,帶來不好的社會觀感,更會影響員工士氣,公司很可能因為一次裁員而崩解。台灣的環境雖然鼓勵創業,但面對裁員這麼重要的環節,卻沒有導師教創業者該如何裁員。
我們不一定會成為老闆,但有機會成為主管,當有一天你接到裁員指令時,該怎麼做才能將裁員的傷害減掉最低呢?

裁員也有正確姿勢?

本書作者Ben Horowitz歷經多次裁員風波,又遭到主流媒體大肆攻擊,一般的公司往往承受不處打擊,但他卻能維持住良性的企業文化逆勢成長,經驗相當值得借鏡,他也在書中用了一個章節來說明:怎樣裁員最正確。
 
步驟一:眼觀前方
這是給裁員者的心理建設,當公司走進不得不裁員的死胡同,你肯定會遭受員工與大眾的非議,你必須要擺脫負面的心情,才不會繼續將公司帶往深淵。
步驟二:不要拖延
一但決定裁員,就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它,以免消息走漏,產生更多的謠言影響士氣。
步驟三:據實以告
裁員是因為整個公司都不及格, 有些企業會把裁員說成是優化(滴滴出行就是),當你用美化說法的哄騙員工,容易看起來像個騙子,瓦解員工對你的信任。據實以告,承認失敗,才不會連留任員工的信任都失去。
步驟四:訓練主管
事先訓練即將要面對裁員的主管是很重要的,務必讓他們知道資遣費等細節,清楚明白公司的現況 !對員工而言,或許不會記得工作的每一天,但絕對會記得裁員的那一天,讓主管有準備地進行裁員,才不會在日後影響公司或主管的名聲,擴大傷害。
步驟五:公開致詞
公開面對絕對必要,但怪東怪西就不用了。值得注意的是書中認為致詞是為了留任員工準備的,讓他們對公司的前景保有信心。
步驟六:站在第一線
別害怕尷尬,不要逃避對談,一定要站在第一線跟大家直接互動進行溝通,讓離職與留任員工知道你對這件事情十分重視。
 
這六點是我濃縮後的心得,《什麼才是最難的事?》一書中尚有詳細的裁員指南以及更多創業時會遇到的真實失敗經歷與處理方法,連創業教父李開復也相當推薦此書,適合正在創業人,或想知道企業八卦的你。
 

沒有人喜歡失敗,但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

肯定有人這麼想,當公司走到裁員一途,創業者竟然還敢出書得意地四處宣揚事蹟,根本白目!我認為如果是惡意裁員,這個人絕對值得我們丟石頭。
大家都會遭遇失敗,一間公司的掌舵手當然也會,他可以借酒澆愁或躲到角落哭泣,但積極面對失敗,將經驗化作養分分享出去,才是成熟的創業者該做的事。
當大眾可以認清失敗是創業的常態,或者說是創新的常態,能正面看待失敗,檢討成因,甚至鼓勵因嘗試帶來的失敗,整個社會才會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我們才能真正地說:台灣是個適合創業的環境!
 
回到翟本喬經營的和沛科技,他們的確在挑戰一個困難的項目:雲端服務,其上有Amazom等巨頭把持市場,要佔有一席之地並不容易,所以我們更應該正視他的勇氣,畢竟台灣在AI人工智慧、機器人等趨勢產業相對落後,需要有更多勇者帶領我們挑戰大魔王。
等事情處理完後,期待翟本喬能出面分享,為何會走到這一步的經驗,讓更多台灣創業者避開大坑,讓落地的麥子,可以結出更多的子粒來。
(首圖來源:翟本喬臉書)

TAG

加入時書官方line

推薦文章